蛋白質該怎麼吃?從一餐談到一天
隨著營養知識的普及,不論是健人、上班族或年長者,越來越多人知道「蛋白質」對於肌肉生成的重要性,但到底要吃多少蛋白質才行呢?是不是吃越多越好呢?今天根據研究幫大家解答常見的幾個問題。
Q1: 一餐蛋白質最少要吃到多少?
A1:至少20g!
以身體合成率的角度來看,一次攝取20g蛋白質,身體即可產生良好的蛋白質合成率,當介於20-40g 時,則會再高出一些。
Q2:一餐蛋白質攝取有上限嗎?
A2:多吃不會浪費,大部分都能被身體利用。
先前認為一次攝取大量蛋白質除了提升合成率以外,對於氧化分解的速率也會有所提升。
但是2023年的研究則指出,一次攝取100g的蛋白質並不會影響蛋白質分解和胺基酸的氧化速率。
Q3:蛋白質過度集中吃可以嗎?
A3:總量一樣,差異不會太大,但分散吃更好。
早餐會是大眾較不易吃到蛋白質的時候,若是可以將蛋白質分散到三餐中,更可以使每餐營養素都能充分攝取到(均衡飲食)。
Q4:蛋白質這麼好,那必須多吃一些?
A4:NO!
蛋白質1g 相當於4大卡的熱量,所以並不能肆無忌憚地吃蛋白質,滿足建議攝取量即可,另外也需注意其他營養素的攝取。
此外,大量蛋白質目前對於腎功能的影響眾說紛紜,仍無法有確切的證據可供判斷。
綜合以上所說,單純只吃蛋白質並不足夠!
由於目前科學上並無足夠證據指出,何種微量營養素搭配蛋白質能有最佳的合成率,因此營養豐富的一餐再搭配足量蛋白質,是能產生最佳的蛋白質合成率的喔!